2月27日下午,创新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中心A座504会议室召开了《创新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教研会,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夏星,创新教育教研室主任邓援超及来自各学院近20名《创新理论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并推进《创新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展。会议由夏星主持。

夏星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老师在《创新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认为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必将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夏星对本次教研会的召开给予了肯定,老师们一起探讨本学期教学工作开展,便于后期课程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备课、统一授课、统一考核。

邓援超教授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知识重难点、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本学期《创新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他明确了授课要求,并分享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授课技巧,鼓励教师们充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利用创新方法,进行案例剖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教学内容清晰,教学过程高效统一,学生参与积极,教学效果显著;最后,他介绍了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和后期的师资培训计划,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师资培训,加强与教研室和各学院不同专业间的授课教师的交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授课水平。

各个学院授课教师代表根据邓教授介绍的课程改革方案积极发言,共同探讨目前课程教学中的困难、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会议着重探讨了如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统一化。各学院与会教师代表结合各自授课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前期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纷纷发言交流。教研室其他老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为解决问题献言献策。

夏星最后总结发言。他从《创新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及后期努力方向三个方面展开:他强调,创新理论基础的教学改革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需要,也是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现阶段,创新创业学院投入大量资源,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建设、知识图谱开发等举措,构建了校本化数字教材体系,并重新梳理了教学大纲与核心知识点,以支撑学生创新能力的系统性培养;《创新理论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点项目,老师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尽全力打造一流精品课程,提倡教师“走出去”,向企业和其他院校推广创新方法,同时也欢迎各位教师积极反馈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学院将持续为各位教师提供场地资源、课程资源、培训资源,助力教师们开展教学、讨论和学术交流,助力教师们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创新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创新创业学院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学院将持续创新方法培训研讨工作,形成互帮互助、集体备课的良好教研氛围,确保课程教学改革平稳落地,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